首頁 > 產(chǎn)業(yè) > 元宇宙
古人說的二十八宿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古代以恒星為背景觀測日月五星的運行,二十八宿就是恒星。二十八宿的“宿”是指“星宿”,“星宿”不是指一顆星,是古代把一個區(qū)域內(nèi)若干顆星用假想聯(lián)系起來,然后貫以一個特別的名稱,比如“角宿”、“房宿”等等。
二十八宿是觀測日月五星的坐標,二十八宿的確定是古代長期觀測的結(jié)果,所觀測的區(qū)域是黃道及赤道。首先觀測者以自己為球心,假想一個無限長半徑的球即“天球”。太陽沿著自己的軌道運行,地球一邊沿著自己的軌道運行一邊圍著太陽公轉(zhuǎn)。從運動中的地球看太陽,太陽在天球上的投影也形成了一個軌道,這就是“黃道”。而地球在運行中投影于天球也形成了一個軌道就是“赤道”。
二十八宿就是黃道和赤道附近的恒星,古人進行了星空分區(qū),把黃道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二十八的區(qū)域,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又分成四組:東方蒼龍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
下圖元代二十八宿雕塑。
同時古人又認為“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也就是說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聯(lián)系起來。春秋戰(zhàn)國時代開始把地上的區(qū)域?qū)?yīng)天上的星宿。如《淮南子》里角亢對鄭,氐房心對宋,尾箕對燕,斗牛對越,女對吳,虛危對齊,室壁對衛(wèi),奎婁對魯,胃昴畢對魏,觜參對趙,井鬼對秦,柳星張對周,翼軫對楚。另外《史記》里也有一份星宿和地上區(qū)域的對應(yīng),這個和《淮南子》不同?!妒酚?天官書》中的記載是:角亢氐對兗州,房心對豫州,尾箕對幽州,斗對江湖,牛女對揚州,虛危對青州,室壁對并州,奎婁胃對徐州,昴畢對冀州,觜參對益州,井鬼對雍州,柳星張地三河,翼軫對荊州。
天上星宿對地上區(qū)域就是“分野”的概念。
下圖戰(zhàn)國曾侯乙二十八宿衣箱。
(1)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宿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運行的標志,是我國古代的恒星分群系統(tǒng),是黃道附近二十八組恒星的總稱。地球是環(huán)繞太陽運行,此運行軌跡被我們稱為“黃道”,而“赤道”乃太陽直射地球的平均軌跡。月亮就在黃道和赤道之間的天區(qū)運行,月球在其軌道(也有稱為白道)的運行,回到相同位置,周期大約是二十七又三分之一天。因此歷法上把月球行經(jīng)的天空分割成二十八個星群,月球會依序每天經(jīng)過其中一個星群,二十八天環(huán)天一周。這個區(qū)就稱為宿,因此記為二十八宿,又稱為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二十八宿又分為四大星區(qū),并以動物命名,稱作“四象”,即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以北斗柄所指的角宿為起點,自西向東排列,其名稱分別為:東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虛、危、窒、壁;西方: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宿在我國古代歷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自古以來天文學家觀測恒星的基礎(chǔ),還是特殊天象出現(xiàn)時記錄方位的根據(jù),以及計算日蝕、月蝕的出現(xiàn)的時間等??偠灾?,二十八宿是間接參照月亮在星空的位置,并推定太陽的位置,再由太陽在二十八宿中位置測到一年中的季節(jié),從而為農(nóng)民從事農(nóng)事活動提供了依據(jù)。
強推





